30歲以後,定期清理這3樣東西,你會活得更精彩!
1845年,美國作家Henry David Thoreau隻身來到瓦爾登湖,自己搭建了一間小木屋。獨居了427天後,他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:「 如果一個人,能滿足於基本生活所需,便可以更從容、更充實地享受人生。」
蘇軾,一生坎坷,官海沉浮。被貶黃州時,一日與友人共游南山。友人以野菜款待,蘇軾嘗後,不禁慨嘆:「人間有味是清歡。」
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,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更多。然而,返璞歸真,才能讓自己清空雜念,過簡單清爽的生活。從物質到精神,人生的每個維度都可以刪繁就簡。
隨着你定期扔掉不需要的東西,你會越來越清楚,什麼才是你真正在乎的。
放棄無用的社交
很多時候,你會發現,自己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維護的,都是些無用的社交。你花盡心思想要從你認識的人中榨取利用價值,到頭來也許會發現,人家根本沒把你放在眼裡。
影帝梁朝偉出道這麼多年,很少傳出過負面新聞。他不喜歡交際應酬,總是和外界保持着一定的疏離感。
張國榮曾在訪談上這樣提過梁朝偉:「偉仔是一個很怪的人。我、王菲等一幫朋友經常在他家打牌,大家玩得不亦樂乎,只有偉仔不參加。他竟然一個人躲在一旁喝茶。」
一拍完戲,大家出去喝酒唱歌,梁朝偉卻總是一句:「你們玩,我回家。」內向又不愛交際的他,卻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有聲有色,比任何人都享受孤獨。
他喜歡讀書,從沈從文、村上春樹、三島由紀夫,讀到勞倫斯·布洛克。他會自己買張票去中央公園看雪景。他沒事的時候就在片場放煙花,做喜歡做的事就是看流星。
他還專門請了在英國教王室畫畫的老師教他畫畫,從中體悟生活。他甚至上了4天3夜的禪修班,在簡陋的房屋中感受自己。
楊絳說:「世界是自己的,與他人無關。」而梁朝偉正是將這種簡單活到極致。
美國埃默里大學教授馬克說過:「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,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99%的事情,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。」
放棄無用的社交,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。專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,因為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。
扔掉過分的慾望
美國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,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,居家環境往往乾淨整潔;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凌亂和骯髒中。
物慾太過強烈的人,反而容易不快樂。
什麼都想占有、什麼都捨不得扔的人,內心充滿了貪婪與恐懼,而愛與幸福就找不到相應的位置。
好萊塢影星Keanu Reeves即便已是一線紅星,但仍身穿30年的西裝,住狹窄的公寓,搭地鐵通勤。因為他很清楚,擁有這些就已足夠。
《增廣賢文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「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,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。」
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東西都是我們不需要的,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垃圾和廢物,但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如何去處理它們。
習慣了,麻痹了,溺死其中而不自知,只覺得生活像死水一般毫無生氣。
然而,Henry David Thoreau說:「一個人,放下的越多,越富有。」
不如學會斷舍離,清空環境、清空雜念,重新拿回駕馭生活的主導權,而不是淪為被生活駕馭的奴隸。
斷舍離是日本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概念。斷=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舍=捨棄多餘的廢物;離=脫離對物品的執着。
對待誘惑,不要因為便宜就去買一些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,而是買一些質量上乘、真正適合自己的物品;對待生活,定期整理房間,丟掉不再適合自己的物品,人生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。
過濾多餘的訊息
我們已經沉不下心來好好讀完一本書,我們已經不去想上個禮拜自己曾經做過什麼;我們和其他人眾口一詞一遍遍重複着網絡新詞彙,我們對廣告長度和軟度的忍耐力越來越強,我們不知道除了被別人投餵訊息之外還能怎樣學習、怎樣思考。
我們的思維,已經被過量的訊息給堵塞住了。
太多的訊息,以碎片的形式存在腦子裡,沒辦法系統運用,到頭來只會讓自己對所有的事物淺嘗輒止。最可怕的是,我們關註明星的八卦、關注別人的私事,甚至多過了關注我們自身。
那些毫無意義的八卦、充滿戾氣的評論、浮於表面的論斷,不僅會左右我們的判斷,還會讓我們充滿焦慮。
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深度思考、適當放空、化繁為簡的能力,這需要我們學會過濾多餘的訊息。
這個世界太過浮躁喧囂,容易讓人迷失自己。享受一些真正簡單而可貴的東西,才能體味到人生的真諦。
當你感到人生迷茫,想要做出改變,卻又無從下手時,不如從定期扔這3樣東西開始。丟掉不舍和執着,相信你的人生也會因此得到轉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