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寶寶就不能養毛小孩?做到這3招就免擔心
撰文/先知 足各
屋內充滿了和樂的歡笑聲,大人們愉快地抱起手中的寶寶,驕傲地細數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。
屋內的另一邊,緊閉的落地窗,不時傳來刷刷刷的摩擦玻璃聲。
Nico是隻橘黑毛色相間的米克斯貓咪,正用著她的兩隻前腳不停地刮著玻璃,雙眼散發出渴望地神情。
渴望參與這和樂融融的氣氛,渴望離開這狹小的陽台空間。
Nico這一待已經是一年了。自從表姊家的寶寶出生後,這一年Nico的活動空間就只剩下狹長的陽台。
雖然表姊特地為Nico訂製了一組,結合樓梯、平台與遊戲空間的「樂園」,也為Nico換了會自動循環的水盆,提供她高級的可口糧食,希望能彌補對Nico的冷漠。
但這似乎仍無法消弭Nico對關愛的渴望。
但一歲以下的寶寶真的需要與毛小孩隔離嗎?
我不禁納悶的問表姊:「妳家貓那麼乾淨,幹嘛不放她進來。」一邊看著Nico焦躁的掙扎。
雖然家中沒有養貓、養狗,但看到小動物不安的眼神、焦慮的動作,心中也難免流露惻隱之心。
「沒辦法啊!我怕貓咪的毛會讓寶寶呼吸過敏。」表姊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神情。
我想這也是大多數家長會反對毛小孩與寶寶共處一室的原因吧!
寶寶對貓狗過敏是天生?
除了擔心毛小孩不小心弄傷寶寶外,掉毛容易讓孕婦、嬰兒過敏、抵抗力降低,是另一個很常見的說法。
但追根究柢寵物真的是造成過敏的重要因素嗎?
寶寶過敏大致可以分成過敏性鼻炎、氣喘和異位性皮膚炎三大類型。
在所有過敏的寶寶中,大約有三成會對貓狗產生過敏反應,其中對貓過敏的小孩遠比對狗過敏的小孩多,比例差不多是2:1。
許多人誤以為貓狗是造成寶寶過敏的元兇之一,但實際上寶寶是先有過敏體質才會對某樣事物(如貓狗)過敏。
換句話說,只要孩子沒有對貓狗過敏,貓狗身上的過敏源就不會讓孩子產生過敏反應。
和寵物成長能增加抗體
芬蘭科學家Bergroth提到:「家中養貓狗對嬰兒的健康有幫助,其中狗的作用又比貓還要大。」
這也呼應了另一位科學家Hanski的發現,「都市小孩過敏比例遠較鄉下小孩為高。」
美國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,如果家中有一歲以下的新生兒,而且能夠與兩隻或是更多的貓狗們生活在一起的話,
長大之後罹患氣喘、異位性皮膚炎或其他過敏的機會將會大大的減低。
小兒期刊和近年醫學研究也證實,嬰幼兒多接觸貓狗反而能增強免疫能力。
人在六歲前免疫能力尚未發展健全,多接觸不同的細菌、病源體反而能增進免疫系統發展。
嬰幼兒越是保護,未來過敏的機率反而更大。
如果寵物比寶寶還要早成為家中的一份子,不知道寶寶是否會對貓狗過敏,毛爸毛媽們最好先做好防範措施
認識寶寶過敏時的反應
判斷寶寶是否對貓狗過敏,可以觀察寶寶在接觸貓狗後有無出現打噴嚏、流鼻水
或鼻塞、咳嗽、胸悶、呼吸發出喘鳴聲、流眼淚、眼睛發紅發癢、鼻翼兩側疼痛(鼻塞症狀)以及皮膚浮現一粒粒形狀不規則且會發癢的小疹子等症狀。
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,可以進一步帶到醫院做相關檢查,若檢查結果為陽性,代表寶寶會對貓狗過敏。
別讓毛小孩上嬰兒床
貓狗都會有地域性,最好在寶寶出生前先讓寵物嗅聞嬰兒床、奶粉、洗衣精等寶寶專用的物品,並在牠們做出溫和反應時適時給予獎勵。
寶寶出生前幾個月就該逐漸減少與寵物互動的時間,讓牠慢慢熟悉這種互動模式。降低寵物對寶寶的敵意。
千萬別讓寵物睡在嬰兒床或嬰兒衣物上,以免寵物毛髮沾染到寶寶的物品增加寶寶過敏機率。
定期為寵物清潔並結紮
除了定期為寵物定期接種疫苗、修剪指甲和毛髮並接受健康檢查,確保安全性。
平常時也可以使用天然的寵物防護液,均勻噴灑在寵物身上或用品上,不只能阻隔跳蚤、壁蝨的寄生,同時消除寵物身上的異味。
再來是替寵物結紮。
雄性貓狗在發情期很可能罹患龜頭包皮炎(Balanoposthitis,簡稱包皮炎),此時牠們的生殖器會流出膿或分泌物。
雌性貓狗則會滴漏經血,這些液體都會汙染室內環境。
對孩子最棒的生命教育,就是在孩子面前做個負責任的毛爸毛媽,千萬別以為遺棄寵物是對寶寶最安全的保護。
下次身邊還有朋友因為懷孕要送走家裡的小貓小狗,記得好好跟他解釋,家中的寵物可是小朋友增強抵抗力的好夥伴呢!